[ad_1]
吉隆坡-Siti Aishah Abdul Rahim女士在25年前生了三个自闭症孩子中的第一个后就辞去了会计业务。
这位47岁的马来西亚人还患有乳腺癌的复发,该疾病于2008年首次被诊断出。
她现年53岁的丈夫住在雪兰莪州郊区的Ba都(Batu Arang)附近,骑摩托车旅行40分钟到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在那里,他当技术员时每月可获得5,000令吉(1,645新元)的收入。
但是政府表示,他们的家庭没有资格获得生活援助费用(BSH)。
最初的政策是纳吉拉扎克政府(Najib Razak)制定的一项名为1Malaysia People's Aid(BR1M)的政策,该政策适用于每月收入4,000令吉或以下的家庭,但该计划仍在继续,但在相同收入范围内减少了 去年上台的Pakatan Harapan(PH)。
Siti女士对《海峡时报》说:“ BR1M成立第一年后,我丈夫加薪到4,100令吉,他们告诉我们尽管有几次上诉,我们仍然没有资格。” “我的孩子仍然需要尿布和特殊护理。当我们唯一的约会是吃罗迪卡尼(prata)早餐时,我们怎么仍能被视为中等收入?”
在马来西亚对福利和贫困的混乱态度中,像西蒂女士这样的家庭正在努力维持生计。
尽管政府换届,但生活成本仍然高居选民的怀抱,去年PH斥资275亿令吉用于福利。
根据2014年的调查,马来西亚月收入低于3,852令吉的家庭被归类为最贫穷的40%,被称为B40(最底层的40%)。
处于中间40%的人被称为M40,而排名前20位的人被称为T20。
尽管2016年B40的门槛提高到4,360令吉,但决策者在决定诸如BSH的福利计划时仍将数字降低至4,000令吉,并且没有考虑到诸如家庭规模和当地生活成本等支出因素。
尽管官员们继续向B40集团的人们提供援助,但吉隆坡坚持认为,该国实际上已将贫困人口从1970年的近一半减少到目前的0.4%。
尽管有联合国极端贫困与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尔斯顿先生在8月份宣称,由于贫困线收入被定得太低,最多有20%的马来西亚人有需要。
马来西亚为马来西亚半岛,砂拉越和沙巴分别设定了980令吉,1,020令吉和1,180令吉的PLI。
中产阶级
现在,政府智库国库研究院(KRI)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似乎与联合国达成了一致。
他们在马来西亚的收入和支出方面投入了两年时间,他们得出结论,大约20%的家庭需要帮助来满足基本必需品,其中包括所谓的M40。
另有50%的人被迫权衡以决定如何为家庭增加收入。
只有30%的人是真正的“中产阶级”及以上,能够负担各种随意的休闲商品和服务。
这项研究基于2014年的统计数据,因为2016年的数据仅在研究人员开始工作后的2017年底才可用。
至关重要的是,智囊团使用了一种称为“收入均衡化”的概念,该概念试图根据家庭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其所处的位置来查看家庭的生活状况,从而影响生活成本和基础设施的质量,例如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和便利设施。
平均而言,马来西亚家庭需要多赚63%的钱来维持每增加一名成员的类似生活水平。
例如,在西蒂女士的案例中,根据该家庭2014年的收入,她的“均等收入”为1,254令吉,接近全国最贫穷的20%马来西亚人的平均国民收入(1,196令吉),KRI认为应该是针对的人群直接现金和补贴。
她的健康问题,有三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以及她丈夫在吉隆坡生活成本高的事实,这意味着根据本地化数据,她的家庭应该在巴生谷的20%以内需要帮助的人
贫困线
根据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的说法,政府已开始审查PLI,并且在去年的第十一个马来西亚计划(2016-2020)中期审查中,有一个承认,大约有15.5%的“低收入”家庭在贫困线以上需要援助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购买力和福祉”。
他对国会说:“如果我们沿用旧的贫困线,那么绝对贫困人口肯定会大大减少。现在,我们发现不仅收入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贫穷,而且还决定了向他们提供的所有服务,设施和援助。”星期一(10月7日)。
KRI研究人员Gregory Ho说,政府政策必须摆脱对收入的严格关注。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说:“幸福的衡量标准与家庭的收入水平无关,而与财富可以购买的事物的多样性有关。”
去年,随着政府的总补贴和社会援助法案达到275亿令吉,有大量资金可以更好地进行优化。
当PH努力控制其从纳吉政府继承来的超过1.1万亿令吉的债务时,尤其如此,同时在周五2020年预算案出台之前考虑财政政策,以度过明年因美国而加剧的经济风暴-中国贸易战。
《海峡时报》了解到,财政部正在考虑多项举措,例如失业救济金和鼓励雇用年轻人和妇女的激励措施。
[ad_2]阅读更多